首页右侧新闻

理事单位链接

理事长: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 / 王 俊

副理事长:中国建筑业协会秘书长 / 吴 涛

副理事长: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顾问总工 / 何星华

副理事长: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/ 贾洪

常务理事: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会秘书长 / 李菲

常务理事:中国航空港建设第十工程总队总队长 / 戴年文

常务理事: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审查管理事务中心主任 / 潘延平

常务理事: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质量安全监管处调研员 / 张大春

常务理事:建研凯勃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/ 安健

理事:广东梁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/梁剑锐

理事: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/贺全龙

理事: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/ 张丕界

理事:江西中昌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/ 谢震灵

理事: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主任 / 金元

理事:南京第二道路排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/ 严家友

理事:贵州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经理 / 陈万勋

理事:温州建设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/ 胡正华

理事: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一检测所所长 / 刘柯

理事: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/ 冯跃

理事:天津二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/ 穆瑞刚

理事:北京科筑建筑工程质量监测有限公司董事长 / 程洪亮

理事: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/ 刘治国

理事:天津住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总经理 / 王超华

理事:昆明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主任 / 刘寒芳


·

首页右侧新闻

深圳市房屋建筑BIM平台扬帆启航

添加时间:2025年09月15日

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通过服务门户为全市政务用户提供8大类BIM基础能力(轻量化能力、图模联审、合标性检查、基点一致性检查、点云实模对比、扩展属性挂载等),已成功支持局内外8个业务系统对接服务平台,实现BIM模型数据与BIM基础能力结合使用。

《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(BIM)技术应用的实施意见(试行)的通知》(深府办函〔2021〕103号)中要求,2022年1月1日起 , 新建 ( 立项、核准备案 ) 市区政府投资和国有资金投资建设项目、市区重大项目、重点片区工程项目全面实施BIM技术应用。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以此为契机,发布了全国首个基于IFC的BIM存储标准。同时,依托“智慧住建”项目,成功打造全市统一的房建类BIM模型管理和服务共享平台。

一、探索应用场景,搭建BIM应用链条

采用了SZ-IFC存储标准,解决异构BIM模型格式的中立性问题,实现了多源一模,促进模型数据流通和应用。基于SZ-IFC存储标准,实现BIM模型“建-收-查-管-用”全流程应用链条。建:ArchiCAD、Tekla、BIMBASE 主流建模软件转换成SZ-IFC格式的工具建设,其中BIMBASE作为国产建模软件支持检索。收:以统一服务平台提供接口服务方式,支撑各业务系统在各自业务中实现模型统一收集。查:基于建模手册要求,以MVDLITES作为质检规则,对模型进行合标性检查;管 :以项目周期、模型精度、工程类别等作为划分维度,对模型进行数据资产划分。用:建设统一服务平台,支撑各业务系统接入,统一封装BIM基础服务能力和数据服务。

二、安全可控,创新深圳BIM标准

相对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原生IFC,SZ-IFC具有四方面特点:

1. 更好用。SZ-IFC包含更全的业务数据,定义了深圳市BIM应用所需的关键数据与导出方式。SZ-IFC转换插件助力解决了原生IFC“丢信息”的问题。

2. 更好看。SZ-IFC规定了材质、纹理与物理渲染信息的表示方式。SZ-IFC插件支持导出模型的纹理贴图,解决了原生IFC “不好看”的问题。

3. 更轻巧。SZ-IFC提出了更小的文件要求。SZ-IFC转换插件提供无损压缩和去冗余的先进技术,优化了大体量项目“模型文件过大”的问题。

4. 更可信。SZ-IFC拥有全过程确权、确责的存证机制,增强了模型可信性。

三、应收尽收,全量归集BIM模型资产

深圳市房建类BIM平台持续收取新建房建类项目BIM模型、既有重要建筑建模模型数据以及工程项目审批过程的业务数据,经过汇聚、质检、收储等一系列流程,形成全市统一权威的房建类BIM模型资产中心。收取房建领域五大专业模型,LOD200-LOD500不同精度的BIM模型,识别千余类构件,700余项属性,分类三大空间类型,246项精细化空间划分。截至目前,平台已汇聚2189个报建工程、既有建筑建模项目,累计共12万个模型文件。

四、集成高效,统一为全市政务部门提供支撑服务

深圳市房建类BIM平台统一服务门户以资源订阅的方式给全市各单位开放共享,截至目前,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通过服务门户为全市政务用户提供8大类BIM基础能力(轻量化能力、图模联审、合标性检查、基点一致性检查、点云实模对比、扩展属性挂载等),已成功支持局内外8个业务系统对接服务平台,实现BIM模型数据与BIM基础能力结合使用。

摘自 中国建设信息化杂志公众号


杂志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联系地址:北京北三环东路30号 《工程质量》编辑部      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7
邮编:100013  电话:010-64517738  64517449  64517745  传真:010-64517449    

京ICP备2021032394号-1



技术支持:海大科技